最近茶季陆续开始了,茶友们颇为关注,交流的更多。我发现大伙儿对正山小种的认知上或许还有一些疑惑,故而今日一篇,专道此茶。
1.产区
严格意义上,只有以武夷山桐木关范围内的小菜茶群体种茶树为原料,经由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工艺制成的小种红茶,才能称之为正山小种。
“正山”二字,专指武夷山桐木关。
对于属于武夷山产区、又非桐木关产区的小种红茶,我们习惯上也会冠以产地名,譬如“星村小种”、“洋庄小种”等等。
对于非武夷产区的小种红茶,我们习惯上称之为“外山小种”。
为何要冠以产地名呢,原因很简单,产地对于茶叶的最终品质太重要了。土壤、植被、气候、生态等等小环境的因素,对于好茶来说,实在苛刻。
2.产地细分
桐木关产区范围很大,有很多个小队。但是人口其实不多,总共只有两百多户人家,是典型的地广人稀。
整个桐木关产区都属于“世界人与自然生物保护区”的范围,所以在生态上面基本都大同小异,故而只以海拔论高低短长。有十几个小队,譬如麻粟,挂墩,关坪,庙湾,古王坑,半山,江墩,三岗(村部),皮坑,等等。
其中,以麻粟、挂墩、关坪三个产区最高,麻粟产区尤甚。
茶叶原料的等级,以麻粟最高,这点从每年的青叶价格就可以体现出来。不管青价如何涨落,麻粟的青价总是要高出其他小产区一头。
3.等级
现在一般来说,我们把正山小种分为“大赤甘”、“小赤甘”两种。
这两种的区分,完全只是根据采摘标准来区分的:小赤甘采一芽两叶,大赤甘采一芽三叶。
这跟树种、工艺等等完全没有关系,只仅仅跟采摘的标准有关系。
一般来说,小赤甘的等级优于大赤甘。因为它采的更嫩,茶汤更为醇厚。但是也有特殊情况,像那些纯野茶,或是老枞的话,我们一般会按照大赤甘的标准采摘来制作正山小种,原因是三叶一芽的标准,制成的正山小种,更能从茶汤里体现出它的枞味或者野味,从而更大的体现它的品饮价值。
4.产量
整个桐木关产区的正山小种产量,我估计一年大概在三十万斤左右。
听起来很多吧,可是这些茶,要供应全中国喝小种红茶的茶友,甚至还有外国的茶友,就显得很吃力了。
所以,喝到真正意义上的正山小种,算是新时代给我们的恩赐了。要不这搁以前,山高路远的,没点门路的茶友,可谓一泡难求。
以前也有一些茶友在问,这里顺便聊聊武夷红茶的两个大户,正山堂跟骏德茶业。
这两个大佬应该算是桐木村拥有茶山最多的了。这两家的产品,也是最稳定,且相对来说品质不差的。但是这些茶仍然不够他们卖,所以他们也需要收青叶、收成品茶。虽然价格经常不是很理想,但是桐木村许多村民都愿意卖给他们,因为大佬财大气粗,喝中的就全要,而且钱很现。
当然,他们也需要去搞点外山茶来卖卖,这其实不算什么秘密。外山茶并非就跟劣质打上等号。有些外山茶的品质,也是相当不错的。
大佬之所以是大佬,在茶叶方面,是因为他们精湛的制茶工艺以及拼配的技术,老一辈的制茶专家,没得说,不得不向大佬低头。
5.树种
桐木关产区的茶树树种,大部分都是小菜茶群体种,也有少量的水仙、肉桂、黄观音等。水仙、肉桂稍微多点,其他的品种大多都是以前做品种推广示范基地的时候种的,没多少,大家也不必挂怀,基本喝不到的。
小菜茶这个群体种,最大的优势,我觉得就是茶性稳定,茶味跟茶汤都更厚重。换个通俗的说法,就是它制成的小种红茶,比其他的品种都更耐喝。
小菜茶的香气一项,一直备受诟病,大家都说小菜茶不香。其实不是这样的,小菜茶也香,只是相对于其他高香品种,香的没那么高扬,没那么锐利。
它香的更加优雅,更加温和。再加上特有的山场气息加成,更有古老贵族的那种迷人的风范。
6.鉴别
鉴别一款小种是否是正山产区,几乎唯一的一个方法,就是要靠喝。看是看不出来的,虽然正山小种的外形还是可识别度比较高的,但是现在的外山茶,许多也仿照这样的外形来做了,所以光靠看,是看不准的。
正山产区的小种,茶汤里特有一个浓郁的气息,类似花蜜香,我们称之为“山场味”。
这是桐木关独特的自然环境以及自古生长在此的武夷小菜茶群体种相互结合、相互成就的结果。
这股气息可识别度非常高,而且独特,非桐木关产区的茶,是绝对没有这股气息的。所以基本这是判别正山与否的唯一标准了。
7.品饮
品正山小种,私以为,发现并且欣赏它独特的山场气息是最重要的。这是正山之所以为正山的凭籍,因为有了这个气息,正山小种便有了十足的灵气,深山,幽泉,晨鸟,暮霞,森林,薄雾,都在里面。
其次,正山小种茶汤的清甜、润滑,亦是征服了无数茶友。
这是真正原生态的茶叶原料,没有肥料、没有农药,前几日在麻粟做金骏眉,嫂子说了一句话,我深以为然:他们做岩茶的,就是正岩的,不打农药就没的采(会被虫吃掉),我们的茶不打农药照样有的采。
桐木关有着地球上同一纬度保存的最完善的生态环境。虫多了,自然会有鸟来吃。
不得不说,一物降一物。别人用农药除虫,而桐木关号称“鸟的天堂”,故而这里便没农药什么事了。
好的生态,造就了正山小种更优的清甜度以及更润滑的口感。
我自己在一天的时间里,几乎不饮红茶。因为岩茶喝习惯了,变得颇为重口。但是却有个例外,一日晨起,必定烧水泡一碗麻粟老枞赤甘喝。
不得不说,晨起口干舌燥,喝上这么一泡,通透、畅快!
——感谢知乎陈子舟